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,人们对于自来水的依赖越来越强,而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卫生问题也备受关注。其中,大肠菌群的检测是其中最为重要和常见的一项指标。
根据《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》,大肠菌群是指自然界一些泌聚粪便的动物的大肠内常有的细菌,是评价饮用水水质安全的主要指标之一。该标准规定,在供水企业出厂前、生活饮用水中大肠菌群不得超过100个/100mL,且不得有致病菌。
大肠菌群高于标准限制的水源、水厂,都必须立即采取措施,降低大肠菌群含量,以确保自来水能够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。同时,大肠菌群的卫生限制要求供水企业严格依照标准要求,对生产过程和水质进行严密监控,及时排查和处理水源污染和水厂生产过程中的问题。
影响生活饮用水大肠菌群含量升高的原因多种多样,主要包括水源和水厂污染、水管老化等因素。因此,保证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,除了供水企业的主动防控和治理,也需要人们自己在使用自来水时注意以下几点:一是要保证自来水在使用前流出一段时间,排出可能存在于水管中的污水;二是要注意水龙头和水管的清洁,定期进行彻底清洗。
总之,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明确规定了大肠菌群含量的上限限制,旨在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,而这需要各个环节都积极参与,共同维护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