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水是生命之源”,水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,饮用水作为人们日常所必需的水源,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。在保障国民健康方面,我国历来高度重视饮用水质量问题,而饮用水水质标准,也是关系广大民众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法规。
饮用水水质标准是什么?
饮用水水质标准指的是,为保障人类健康安全,对自然水源和供水水体设置的水质标准,即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。按照国际卫生组织的分类,饮用水水质标准分为基本水质标准和健康水质标准两类。
我国的饮用水水质标准是多少?
目前,我国关于饮用水的水质标准共有两种,分别是GB5749-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GB3838-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,其中GB5749-2006是目前最新的标准。
根据GB5749-2006标准,饮用水水质标准包括了60多项指标,其中分为4类:一类是必须达到的基本指标,如色度、浑浊度、臭味呈味等;二类是化学污染物指标,如氟化物、铅、汞等;三类是微生物和寄生虫指标,如大肠菌群、总硬度等;四类是辅助指标,如氨氮、pH值等。
饮用水水质标准与民众健康的关系
饮用水水质标准的严格要求,是为了保障供水水源的安全和人们的健康。高水平的饮用水水质标准,保障了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,减少了各种疾病的发生,防止了水源污染损害环境。而一旦水质标准未达标,将直接影响人体健康,如长期饮用高氟水,可导致骨质病变;饮用含铅水,会出现脑功能退化等等。
水源保护,保障饮用水水质标准
地球上八成的自然灾害与水相关,水污染,水碱化,水酸化等问题患者严重,特别是我国长期以来的工业化生产,大量的排放物被泄入到江河湖海里造成的水质偏低问题,已经成为了长期以来的顽症。因此,水源保护,已经成为了治理水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。只有加强源头治理,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,才能保障城市供水水源的安全和饮用水水质标准。
结语
水是生命之源,保障饮用水水质标准,是保障民众健康的重要举措。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,对于维护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,保障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。水资源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,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。因此,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,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,尽可能地减少对水源的污染。让我们携手共同守护我们的“水”家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