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饮用水卫生安全日益受到重视,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工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。这项工作主要是检查单位或个人是否按照卫生标准要求,采取措施确保饮用水卫生安全。以下是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中可能遇到的关键问题和改进措施。
一、饮用水源地保护
饮用水源地保护是饮用水卫生安全的首要保障。在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中,应特别重视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情况,如周边有无垃圾堆放、养殖等活动,是否存在工业废水排放等。检查时,可结合卫生行政部门或环保部门的监测结果,对水源地周边环境及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评估。
改进措施:建立饮用水源头保护长效机制,加大对饮用水源地的监管力度,同时完善监测和检查体系。
二、水质监测
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中,检查水质监测是否得当是重要环节。常规监测指标包括菌落总数、大肠杆菌、色度、浑浊度、PH值等。检查时,应查看各个水源地检测报告,确认是否存在指标超标或异常现象,并要求地方政府和卫生部门采取措施,确保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。
改进措施:建立全国统一的饮用水质量监测系统,加强监测技术,提高监测质量。
三、饮用水设施设备管理
饮用水设施设备的管理关系到饮用水的洁净和安全。在巡查中,应检查水厂的水源净化及消毒设备是否到位、运行是否正常,水管网是否存在漏水及供水异常等情况,确认供水设施和设备是否符合卫生标准要求。
改进措施:建立水厂设施设备管理标准,加强设备质量控制和日常维护,对存在问题的设备及时维修或更换。
四、饮用水卫生安全宣传
饮用水卫生安全宣传是提高公众卫生意识和防范意识的重要途径。在巡查过程中,应检查供水单位是否积极开展宣传教育,让公众了解供水单位取水、净化、消毒等方面的管理措施,引导公众科学饮水。
改进措施: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,如开展公益广告、发放宣传资料、开展科普讲座等。
以上是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,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饮用水卫生安全的监管和管理,同时提高公众卫生意识,共同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。